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同里中学2022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教育
日期:2022-12-01 07:54:10  浏览量:8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

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可以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号召全球人民共同行动,支持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方面的工作。我国有不同层级的组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务,共同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和艾滋病反歧视事业的发展 。

世界艾滋病日自设立以来,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宣传主题。围绕主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协调各相关联合国结构,动员成员国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2022年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modeficiency Virus,HIV),是一种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感染后使人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机体丧失对各种感染及肿瘤性疾病的抵抗力而发病,若不治疗最终将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与细胞的基因整合为一体,人体没有能力使其分开,更没有力量杀灭它,艾滋病病毒就成为一种“整合入人体基因”的病毒。

与其他病毒一样,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会产生抗艾滋病病毒抗体,但这种抗体对人体是没有保护作用的,因而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和扩散。艾滋病病毒与其他病毒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一个艾滋病病毒在一天时间内可以复制出 100 亿个病毒,而且基因变异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这样迅速的随机变异使得疫苗的研发很困难,所以至今没有成功研制出疫苗。

从性传播、吸毒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社会行为性疾病,所以只有通过社会行为的控制,才可以防止它的传播。

一、症状

艾滋病潜伏期平均6~8年,可短至数月,长达数十年。从初始感染HIV到终末期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与HIV感染相关的表现也多种多样。

1.典型症状

根据患者感染后症状、体征的不同,可将HV感染的全过程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2.早期症状

艾滋病比较有代表性的早期症状,可以理解为其急性期表现的症状。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

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时的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可同时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快速进展者在此期可能出现严重感染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相关疾病。

3.无症状期症状

患者可从急性期进入无症状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

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类型、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在无症状期,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此期可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但一般不易引起重视。

4.艾滋病期症状

艾滋病期是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

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多

地址:同里镇同里湖路189号 信箱:tlzx1902@qq.com 电话:0512-63335069
苏ICP备2022047387号